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運動專欄--定向越野篇



新北新興運動─定向越野
定向越野的起源  定向越野(Cross-Country Orienteering)是定向運動(Orienteering)的主要比賽項目之一,是一種由地圖、指北針、選手所構成的運動,選手除了必須具備辨識地圖、定向能力外,還要具備快速决斷力、問題解决及越野跑的能力,因此,定向運動又被稱為「運用智力的體能運動」。
  根據維基百科中記載,「定向越野」起源於1918年瑞典童軍領袖吉蘭特發明的一種「尋寶活動」,是一種用來訓練童子軍在野外辨別方向及體能的練習,也有看法認為定向越野源自於軍隊的野外作戰訓練。
  早期的定向越野運動只在北歐國家流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廣闊而崎嶇不平,土地上覆蓋著一望無際的森林,散佈著無數的湖泊,城鎮、村莊稀疏散落,人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依靠那些隱現在林中湖畔的彎彎曲曲的小路。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中生活,理所當然地要比別的地方更需要地圖和指北針,否則,要想穿越那莽莽林海是十分困難的。正因為如此,那些最經常地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山林中行動的人們、軍隊,便成了發展定向運動的先驅。


新北新興運動─定向越野
認識定向越野運動「定向越野」是將某一場地(學校、公園、社區、山區或不特定的區域)畫成定向運動地圖,賽程設計者會預先在場地設置「檢查點」,並在檢查點懸掛標誌旗(簡稱點標旗),一般而言,檢查點標誌旗為左上是白色直角三角形、右下是橙紅色直角三角形的旗子,貼在一個上下空心的立方體形的支架的四面。
  比賽開始前,參賽者必須準備指北針,向主辦單位領取為此活動所製作的地圖及檢查卡。比賽開始後,參賽者會根據專門為定向運動所製作的地圖,找出預先設置的檢查點,由於參加者可能需要穿越有各種類型的場地,因此,通常定向運動的地圖都會繪製的相當詳細,不論是植被情形、途間河川、地形高度等都會詳細繪出;檢查卡,上面的表格會列出全部檢查點,並在每個檢查點的格子旁邊註明該撿查點附近的地形特徵(例如,在窪地里、小丘上或掛在樹上等),當參賽者找到指定檢查點後,標示旗的支架上就會掛有所謂的「點簽」,目的是要讓參賽者在找到該檢查點後,於檢查卡上留下獨特的記號,表示通過了這個檢查點。
  比賽完成後,參賽者只需將檢查卡交給主辦單位,主辦單位將根據檢查卡上點簽正確性及完成比賽所花費的時間長短,作為比賽優勝的評比標準。
  定向越野比賽對運動員的服裝都沒有特殊的要求,但運動員對服裝的選擇,建議穿著緊身而又不至影響呼吸與運動的衣褲,為防止樹枝刮傷和害蟲侵襲,最好穿著材質紮實的長袖衣和長褲,也可使用護腿;鞋子則以輕便、柔軟為主,便於上下陡坡,鞋底的花紋最好是高凸深凹設計,以避免途經光滑的樹葉、泥濘地造成滑倒等意外傷害。
  定向運動是一項極富運動性、群眾性、趣味性、知識性、競爭性的新興體育運動,由於定向越野比賽可根據不同性別、年齡編組,賽程可遠可近,場地可難可易,因此不論男女老幼均可參加,這是一項男女老少都適宜的群眾性體育運動,而比賽勝負為體力與智力的大考驗。
  由於定向比賽時場地錯綜複雜,線路變化多端,參賽者要不斷地奔跑及識別圖上信息與對照實地,選擇最佳的運動路線,及時做出判斷,所以經常參加定向運動,能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使運動分析器,前庭分析器,特別是視覺分析器受到良好的訓練,有利於促進運動員動作的協調性,提高觀察、判斷、反應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循環、呼吸系統的功能。
  目前發展較為積極的地區包含亞洲、中南美洲及非洲。亞洲國家中競技水準以日本及香港較高,但目前中國大陸在世界公園定向組織及香港野外定向總會的協助下,亦迎頭趕上,而台灣也在2009納入高雄世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新北市體育會也於2012年12月在臺北市冷水坑─擎天崗山區,舉辦「2012全國中長距離定向越野錦標賽」,顯示台灣對這項新興運動的推廣與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