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運動小常識--運動後的保養



國標舞者漂亮舞姿,柔美身段也是很注重練舞後的保養!
泡澡  談了這麼多運動相關知識、資訊或技巧及介紹等,運動後的保養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運動時會讓肌肉堆積了許多未代謝完的廢棄物,最常見的就是乳酸,會造成肌肉痠痛;且運動後的肌肉不只收縮變短外,同時也充分充血,此時要把肌肉拉開恢復長度與柔軟度,如此肌肉線條會更加美且緊實,才完全達到運動真正效果。以下分享幾個常見的運動後保養方式,希望大家都能注重運動後的保養,讓身體永續健康運動下去。
1、泡澡
  剛開始接觸運動者最需要泡澡,因為沒有常常運動,身體肌肉一下突然運動後會較酸痛不適,此時泡澡最有效,可以透過熱水達到促進新陳代謝與放鬆效果。若已有運動習慣者,也需要泡澡來讓身體放鬆調節一下,此時可加入海鹽或是精油,享受不同感受氛圍的泡澡。


有氧舞蹈主運動結束後,老師帶領學員一起進行伸展操來達到運動後保養!
按摩與伸展操2、按摩
  運動後的按摩是最快也最迅速讓肌肉獲得恢復,平時的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血液可以確實流回心臟,達到暢通循環、促進關節彈性與柔軟度等效果。運動後的按摩則可以讓肌肉放鬆,適當分離肌肉組織與結締組織且讓乳酸減少,亦可刺激腦部知覺等。
  也有不少減重經驗的朋友分享,按摩可以讓身體部位氣節推開後,減重效果才更有效與迅速,因為身體通暢減重較容易,所以按摩不只對運動後肌肉放鬆有益處,對於減重也有相當大幫助喔!一般常見的運動後按摩,小腿後側按摩、大腿前側與外側按摩、手臂按摩、腹部與腰部按摩等。
3、伸展操
  一般有氧課程結束前都會有5-15分鐘的伸展操,就是在進行運動後的保養,讓有氧動作造成的肌肉緊繃與充血狀況獲得紓緩與放鬆,所以平常運動後有可以做些伸展操,讓肌肉放鬆。平常常見的伸展操,如頸部左右轉放鬆、身體兩側伸展,腰部旋轉伸展、手部翻轉放鬆或膝蓋彎曲旋轉放鬆等。

睡眠與飲食4、正常睡眠時間
  現代人忙碌生活,超過晚上12點睡覺幾乎是正常的事,但對於促進體適能與讓身體健康,還是建議盡量12點前躺在床上就寢。許多有運動習慣的朋友分享了最好的運動後保養方式,就是運動後肌肉放鬆時,補充適當水分,晚上12點前睡覺,有的甚至11點就上床休息囉!因為運動讓身體代謝變好,正常睡眠時間會讓經絡及肌肉有充足的休息與進行正常作用,隔天起床精神飽滿,神清氣爽呢!
5、適當飲食
  運動後的保養除了上述之外,還有飲食是不可忽略的喔!運動後一小時內大吃喝,反而更容易胖,那時身體吸收力特好,吃越多囤積越多。所以運動後至少一小時內事不建議進食,若非要進食建議選擇熱量低食物或流質食物(如:牛奶、燕麥等)。為了不要讓之前的運動白費,大家就要忍耐一下囉!
  運動後保養真的很重要,趁著年紀輕多保養,才有富裕的健康存摺。若是運動後身體肌肉痠痛,也建議噴肌樂或是塗抹運動軟膏來按摩放鬆,也可貼痠痛貼布等來改善。但其實只要有固定運動習慣或是常運動者,肌肉痠痛的機率會減少,但也不容忽視運動後其他保養,有了健康的身體,才可實現許多夢想,勤運動外也不要忘了運動後保養喔!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運動小常識--關於流汗



運動小常識-流汗的愉悅
流汗的感覺  運動的好處多多,不僅提升自我體適能,也能讓心裡有個良好舒壓管道,而且在運動過程中,流汗的感覺真是無法形容的愉悅,這樣的愉悅不是找資料或是看書可以體會了解的,一定要有親身體驗才可領悟感受,這次我們邀請三位平常喜歡運動的朋友們分享專屬於他們的流汗愉悅,讓大家能感受一下外也可以跟他們一樣有這樣的愉悅。


運動小常識-流汗的愉悅
1、喜愛水上運動的阿維  我平日喜歡跑步、自行車運動,也會利用時間去健身房做重量訓練與鍛鍊肌耐力,但最讓我享受的運動是水上運動,說到流汗的愉悅感,可以用暢快無比、身體洗三溫暖來形容。跑步的流汗是持續性的,會感受到身體裡面也一起動起來,彷彿在做三溫暖般,有種流汗完後身體有年輕點的感覺呢!水中運動不要看因為都在水裡好像沒流汗似的,也是會留不少汗,潛水需要游泳、衝浪需要體力與注意力,都會讓身體流汗喔!若是香蕉船或快艇之類水上運動,需要手臂與腳的支撐抓力及身體晃盪衝擊也會讓出不少汗啊!平常工作壓力很大時,我最喜歡戴上IPOD聽著我愛的搖滾樂或是那種「動茲動茲」的電音舞曲,到學校或河濱公園跑步,邊跑邊吶喊,真的很爽!跑完步後,汗流滿身好像壓力也流掉一樣,又可以再接受新挑戰了。現在的我只要幾天沒流汗,身體都覺得怪怪不自在呢!流汗的愉悅一定要常擁有,人生才會更開心!


運動小常識-流汗的愉悅
2、享受挑戰極限運動的阿建  游泳是我的強項也是我的職業呢!每周至少三天到健身房報到,除了舉重、彈簧帶與訓練肌群的健身器材外,也會加強自己的柔軟度,兩天一次的跑步更是不可缺少,所以說我天天流汗一點也不為過,雖然我現在已三十歲,但因為幾乎天天流汗,讓我感覺起來不像三十歲,很多學員父母都以為我畢業沒多久呢!這種流汗的愉悅不只是身體享受更是種自信散發,因為流汗代表我運動,運動就可讓身體健康年輕,皮膚也比較緊實,臀部也不會下垂喔!我很推薦溯溪活動,體力、注意力與勇氣兼具運動,因為過程驚險刺激好玩,所以流汗的感覺跟跑步、自行車不太一樣,是一陣一陣流汗,汗腺有一放一縮感覺喔!完成溯溪後,身體肌肉有些部位會痠痛,但這樣的流汗感覺不止愉悅,更可說是一種舒服輕鬆快感。


運動小常識-流汗的愉悅
3、流汗的愉悅  流汗的愉悅,真的要自己親自體驗過後才可真正感受。在健身房時,看到許多人利用不同健身器材在做運動、練肌力、鍛鍊心肺功能等,只要經過他們身旁都可以感受到流汗的身體熱氣外,可以感受的到他們是開心愉悅的呢!跑步機上的朋友們,依照自己狀況調整速度跑步後,身體開始流汗,這時詢問他們的感覺為何?
  大家的答案幾乎都正面能量,美女說:流汗讓我更美麗,肌膚比較光滑,運動後人變年輕呢!帥哥回答:流汗是男人味的的代表象徵,流汗讓我覺得心情變好,上班疲累感都不見了!男孩回答:我喜歡這樣運動後的流汗,消耗我多吃東西的熱量,還希望流越多汗來達到我的減重目標,所以流汗讓我愉悅開心與滿足,代表我的毅力與堅持!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關於運動營養--紅豆水(女人聖物),你喝了嗎?

近期不少女星流行喝紅豆水,強調能幫助消除下半身水腫和有V臉效果,可說是廉價的美容聖品。但是真的有效嗎?雖然紅豆營養豐富,但亦要小心食用。
紅豆與去水腫
紅豆含豐富鉀質,是消除水腫的最大關鍵,人體本身可以留鉀排鈉的機制,能令身體排走多餘水份,所以一般人如吃濃味鹹重的食物,喝紅豆水後的確能幫助水分循環與代謝,減少水腫。
紅豆不會肥?
很多女士害怕紅豆所含的澱粉質高會增加肥胖風險。事實上紅豆沙的熱量並不高 ,一碗約75卡,而且紅豆含豐富纖維、離氨酸、維他命B及鐵質,可幫助排便、減輕疲勞及月經症候群等。 令我們致肥的只是湯裡添加的糖分,所以不妨連紅豆一併吃掉,只要留意勿攝取過量糖便可。
不是所有人適合紅豆水?
雖然紅豆好處多,但不是人人都適合飲用。如慢性腎臟病患者因腎臟過濾功能失調,喝進去的紅豆水排不出去,反而加重身體負擔,因此並不建議飲用紅豆水。而痛風患者,因紅豆普林含量高,應減少吃豆類的食物。容易胃氣脹的人,亦不宜吃多,建議烹調時加點鹽,可減輕氣脹問題。
注意事項
紅豆也屬澱粉質類,不應大量食用,如果吃紅豆的同時,就要減少白飯的分量,才不會攝取過多熱量。
還有飲紅豆水要避免喝茶,因紅豆中含有豐富的鐵質,而茶中的單寧酸會令鐵質難以溶解,因而降低鐵的吸收。 

自製紅豆水:
1. 將1杯紅豆洗淨,放入鍋中,加入4-5杯凍水,浸泡 30分鐘。
2. 之後開火煮到滾,等煮滾後立即關火,蓋上蓋焗15-30分鐘,水會呈半透明深紅色,紅豆約一半有少許破皮。
3. 取出頂層的紅豆水飲用,剩下的紅豆可留下煮紅豆沙或紅豆飯。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關於運動營養--膠原蛋白飲品篇


皺紋就是女士們的大敵,為了讓皮膚維持在好的狀態,所以一聽到膠原蛋白飲品能讓肌膚回復彈性,大家便如着魔一般,每天都飲一瓶,希望維持皮膚水嫩彈滑,但是,膠原蛋白飲品能促進皮膚膠原蛋白增新卻成疑,而當中飲品裡的添加糖反而會令皮膚加快衰老!

小小的一瓶糖分高
事實上,原蛋白原料有腥味,生產商為了減去腥味,加入大量的甜味去添加口感。只要仔細看成分表,飲品除了有膠原蛋白外,還添加了葡萄糖、果糖、海藻糖等,表示你除了飲下膠原蛋白外,還飲進了不少糖。

糖令膚失去彈性
每天喝一瓶的話,不僅容易造成肥胖,而添加了大量糖分會破壞皮膚膠原蛋白的結構,因喜歡跟膠原蛋白黏在一起,造成「醣化作用」,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斷裂,導致皮膚鬆弛出現皺紋。

要透過昂貴、又不知效用如何的飲品讓肌膚有水嫩效果,倒不如多飲水吃蔬果、營養均衡、不熬夜、 皮膚做足清潔防曬,才是加倍美麗的王道!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關於運動營養--你吃對維他命C了嗎?


流感高峰期,很多朋友都會服用維他命C 補充劑來「打底」去增強免疫,避免自己中招。但你要知道維他命C並非萬能,而服用高劑量亦會帶來一些風險。不如今日就了解維他命C怎樣安全、有效、健康地攝取,以及探討真的有需要服用維他命C補充品嗎?

維他命C功效:
  • 可以加強免疫力,幫助縮短感冒病程。
  • 協助膠原蛋白形成,修補細胞,促進傷口的癒合。
  • 幫助對抗壓力和舒緩緊張
  • 有些研究指出,適當劑量能減少某些癌症發生,如胃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和胰臟癌。 
  • 科學家亦發現,維他命C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注意:服用過量會令身體中毒! 
  • 維他命C不能每天超過2000mg (2g),高劑量會引起肚瀉、胃氣脹等,甚至出現腎結石。
  • 雖然維他命C能預防某些癌症,但服用過量反而增加患上肺癌的風險!
  • 有報告指出,服用多於500mg維他命C,會促進細胞氧化,令 DNA受損,可形成癌細胞。

你需要維他命C補充劑嗎?
首先,先確定自己每天究竟需要多少維他命C?

年齡
每天建議攝取量(RDA)
1至8
35 mg/day

9至18
40 mg/day

19以上
45 mg/day

孕婦
60 mg/day







 
其實要預防疾病、抗老、抗氧化等, 美國臨床營養學會建議:只需要每天攝取維他命C 120至200 mg/day就可,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多!

一般而言,維他命C每天建議攝取量並不多,其實很容易從新鮮的蔬菜水果獲取足的份量,例如:吃一個奇異果已經滿足了每日所需維他命C的攝取量(請看表1 )。

表1: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
食物

份量

維他命C (mg)


蕃石榴

奇異果


士多啤梨

西柚



一個(中型)

一個(中型)

一個(中型)

半杯

半個(中型)

一個(中型)


165

74

70

41

39

26


青椒

西蘭花

椰菜花

蕃茄


一個(中型)(煮熟)

半杯(煮熟)

半杯(煮熟)

半杯(煮熟)


106

37

27

27
所以購買前維他命補充品時,應該先問問自己,每天究竟需要多少維他命C?自己是否無法從正常的從食物獲得?或是其他因素,如工作壓力大,需要消耗額外的維他命C補充?不要因為想增強免疫能,而胡亂服用維他命C 補充劑,只會本末倒置、影響身體!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運動專欄--籃球篇



運動專欄-台灣體育人物風雲榜-籃球篇
美國NCCA的台灣噴射機-張宗憲  說到台灣的籃球員,現在大家可能第一個都會先想到叱吒美國職籃NBA的林書豪吧!林書豪的事蹟相信不用多說,那已經是台灣球迷間家喻戶曉的故事了。不過,林書豪畢竟在國外長大,嘴上說的是英文,拿的是美國護照,有的是美國的國籍,要定義為台灣人似乎還頗有些爭議點。不過也千萬不要失望,今天要帶大家來介紹的,是個台灣土生土長的台灣之光喔!那就是去年才拿下美國NCCA的台灣噴射機-張宗憲(Chang Tsung Hsien)。
  張宗憲在宜蘭出生,國小時期很喜歡「灌籃高手」的漫畫,尤其是裡面的流川楓,幫助他踏進了籃球的大門。國中就讀宜蘭縣壯圍國中,為划船隊員,只有到了國三才打了一年的籃球,但他出色的速度及爆發力還是受到新榮高中的籃球教練本田玉相中,於是前往台南展開他的籃球生涯。


運動專欄-台灣體育人物風雲榜-籃球篇
NCAA二級最傑出球員  高中期間,張宗憲代表新榮高中參加高中籃球聯賽(High School Basketball League;簡稱HBL),當時他的背號就是跟他喜愛的流川楓一樣的11號。期間個人憑藉優異的彈跳力拿下兩屆灌籃大賽冠軍,更幫助球隊在94學年度拿到HBL冠軍。畢業後,受到美國楊百翰大學夏威夷分校(BYU-Hawaii)以贊助方式邀請前往就讀,並參加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全國大學體育協會)的大學籃球二級聯賽,此時他的背號是他的偶像-。曾創下單場比賽獨得43分的個人紀錄。更在2011年於冠軍戰豪取35分,可惜楊百翰大學夏威夷分校最後仍以68:71敗給貝拉明大學,屈居亞軍。但在賽後張宗憲獲選為NCAA二級最傑出球員(Most Outstanding Player,MOP),成為NCAA聯盟史上第2位獲頒此獎項的非冠軍隊隊員,更是首位獲得此殊榮的亞洲運動員。
  表現全能的張宗憲,不論是遠投還是進切都難不倒他,灌籃更是家常便飯。素有籃球聖經之稱的SLAM雜誌,就曾盛讚張宗憲很可能是繼林書豪之後,下一個挑戰NBA籃壇的亞洲球星,球探對他的控球和防守能力都大力讚賞。球探貝金說:「他移動得很好、速度很快、體型很好、尺寸好,也有力量。」此外,對於他三分球的投射能力也是讚譽有加。


運動專欄-台灣體育人物風雲榜-籃球篇
向籃球世界的最高殿堂叩關  2012年4月,張宗憲參加普茲茅斯邀請賽(Portsmouth Invitational Tournament,簡稱P.I.T.)表現相當亮眼,其後終於正式向世界籃球最高殿堂NBA叩門,分別接受湖人、塞爾提克、勇士、快艇與小牛隊測試,然後於台灣時間2012年6月29日進行選秀,可惜最後落選收場。雖然結果讓人失望,不過他本人並未放棄,仍積極尋找其他的機會。2012年7月,張宗憲代表灰狼隊征戰NBA夏季聯盟的賽事,雖然五場比賽都沒上場表現,但他仍把握機會學習經驗。話說回來,目前在NBA闖蕩的林書豪大學畢業後投入NBA選秀也是乏人問津,但他不放棄任何機會,在夏季聯盟表現突出,最後被金州勇士簽下。因此現在要張宗憲說放棄的確是還太早。目前張宗憲暫時轉戰CBA(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加入上海大鯊魚隊。
  張宗憲前後也代表台灣參加過四次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表現亦相當亮眼,也多次得到全場最高分,身為台灣籃球的愛好者,也一定可以期待他未來的成長與表現。相信以張宗憲的身手,到了CBA也能夠大放異彩,有朝一日定能像林書豪一樣獲得NBA球隊的青睞,再度向籃球世界的最高殿堂叩關。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運動專欄--桌球篇



運動專欄-台灣體育人物風雲榜-桌球篇
桌球小子」-莊智淵  桌球這項運動是從網球衍生出來的一種運動,所以也被稱為桌上網球,早期在英國,學生們因為下雨,天氣狀況不佳又想打網球,而在室內模仿網球的打法,將餐桌當球檯,糕皮紙當球拍,並用軟木製作成球,就這樣創造了新的體育項目-桌球。後期人們更是將陽春版的桌球器材,再加以改造,讓桌球在桌上打起來輕快有力,而且還會發出「乒乓」的聲音,所以後期大家也稱這項運動乒乓球。而桌球這個運動項目,因為他的體積是所有的球類最小的一種,重量也很輕,所以玩起來很有挑戰性,所以這項運動,也在1988年開始,就此發揚光大,列入奧運會的正式比賽,而且有分男、女單打和男、女雙打4個項目。
  我們常說,「勝敗仍兵家常事」,但我們的「桌球小子」-莊智淵(Chuan Chih-Yuan),卻跟所有的球迷說「我不喜歡輸的感覺」,但是只要是比賽,就一定會有輸贏,所以莊智淵只能每天對自己不斷的要求,因為他相信,只要透過長期的練習及訓練,才能從經驗中求進步及成長。


運動專欄-台灣體育人物風雲榜-桌球篇
羽球精靈  我們也很常發現,許多很棒的奧運選手,他們的家庭一定都會有位良師來引導,像「台灣碟王」-許志傑的父親是曾經叱吒體育聖壇的名將許東雄及「羽球精靈」-鄭韶婕的爸爸就是個羽球教練,所以他3歲就拿起球排等……都是因為比別人更早起步,也因為這些父母親的前車之鑑及引導,才能讓後輩快速掘起,更因為父母親的支持與領導,才讓台灣體育界能看到非常棒的賽事。然而,莊智淵其父母和哥哥也都是桌球的運動員,他從8歲就開始學習打桌球,13歲就獨自前往中國大陸接受長達5年的訓練,每天勤奮練習2,000顆球,夏天衣服換了將近8~10套、還要因為練球的關係,忍受沒有朋友一起同樂的日子,有時候甚至因為感冒還是得繼續練球,就是因為如此,他也曾和母親(曾是桌球國手的李貴美)說過不想練了,但是抱怨歸抱怨,莊智淵隔天還是抱著「不想輸」的態度,再次拾起桌球,前往練習的場地,只因他不想讓全部白白的浪費之前的努力以及讓支持他的人失望。他的母親李貴美曾說過,「他的天分不在於聰明過人,而是他那股不肯放棄的堅持與努力,沒有多少人能辦得到的」,正是因為他的堅持與努力,才能讓我們看見如今這麼精彩的成績。


運動專欄-台灣體育人物風雲榜-桌球篇
闖出了名堂  但是往往成功的背後都會有一段相當辛苦的路程,當我們看見莊智淵精彩的成績,替他歡呼之於,千萬不要忽略他這背後的心酸與辛苦的故事。莊智淵的桌球路,其實一路走來是跌跌撞撞的,然而,這些傷痛也只有他的父母親最能深深的體會與心疼。雖然,用他慣用右手橫握球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這種球路速度之快,讓很多的球員都難以適應,才真真正正在桌球界的,才打下了不少的戰績,闖出了名堂,並且穫得「桌球小子」之封號。


運動專欄-台灣體育人物風雲榜-桌球篇
幕後的推手  莊智淵如今有這般的成績,除了要感謝的他自己努力,更是要感謝他的母親-李貴美,在這一路上,如果不是因為她投注所有只陪他到天涯海角練球,沒有他的支持,一個人的桌球也顯得較無生氣,榮耀也沒有人可以共享。這位幕後的推手-李貴美,他義無反顧的母愛,真的是讓人深受感動。也感謝這些人對台灣的體育賽事如此的重視,一代接著一代的讓這精彩戰績延續下去。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運動專欄--網球篇



運動專欄-台灣體育人物風雲榜-網球篇
掌球戲  拿球拍打球的運動有很多,像「軟網」〔SOFT TENNIS〕、「桌球」〔TABLE TENNIS〕、「壁球」〔SQUASH〕、「牆球」〔RAQUET BALL〕、「羽球」〔BADMINTON〕等等…但他們都有個共同的媽媽,那就是網球。但不管是這當中的哪一種,都廣獲社會中產階級族群的喜愛。
  第一場擁有現代網球雛型的運動是出現在300多年前的法國宮廷內一種叫「掌球戲」(又稱手球)(handball)的遊戲。但另外16世紀時,中國明朝也有貴婦以毽子當球,以木板當球拍的類似遊戲,這就是另一個插曲了。後來隨著改良,慢慢建立出現代我們所熟知的場地與規則。到了1877年的時候,在英國倫敦溫布爾頓舉行了第一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這也是現代網球史上最早的比賽。然後後來其他的賽事也相繼出現,世界著名的網球公開賽有: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澳洲網球公開賽和法國網球公開賽。今天,這四項賽事被稱為大滿貫。


運動專欄-台灣體育人物風雲榜-網球篇
臺灣十大潛力人物體育競技類的得主─詹詠然。  台灣的網球,起初是在日據時代,日本將改良後的軟網〔SOFT TENNIS〕推廣到台灣來。早年台灣人在講的「庭球」、或是外來語所謂的Tennis,其實就是指現在的軟網。跟硬式網球不同的是,只要有一塊空地,拍子跟球,也不限在草地或紅土,對服裝、鞋子規定都沒有強制,相當的輕便又簡易,所以很快在台灣各地盛行開來。後來到了1949〔民國38〕年時國民政府來台,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家等都喜歡這項當時公認的「貴族運動」,於是硬式網球就這樣進入到了台灣,並且大力推展。台灣原先已有不錯的軟網程度,改變成硬式的階段可以說不會太困難。
  隨著各項運動的國際化,網球當然也不例外。台灣的網球選手在世界比較中也有不錯的成績,男生近年最出名的大概就是盧彥勳,女生部份之前有排名第26的球后王思婷,2012多了一位進到25名的謝淑薇。再來應該就是2006時獲得臺灣十大潛力人物體育競技類的得主─詹詠然。

黃金女雙  她8歲時就已經獲得全台中12歲組冠軍,之後又獲14歲組的冠軍。雖在1999年,家住在台中縣東勢鎮的詹詠然,遭遇921大地震的影響,房屋被震垮,但家中仍然支持她繼續網球生涯,一同搬到台北至今。在2004年的2月和8月,詹詠然分別拿下澳洲網球公開賽青少組雙打冠軍和斯里蘭卡女子巡迴賽女單冠軍,戰績輝煌。2006年時,更獲選臺灣十大潛力人物 體育競技類的得主。2007年,詹詠然與莊佳容搭檔分別在澳洲網球公開賽、以及美國網球公開賽中打進決賽,雖然最後屈居亞軍,但仍創下台灣選手在大滿貫賽中雙打賽事的最佳成績。兩人也因此有「黃金女雙」、「寶島雙嬌」的美稱。單人部份,詹詠然於200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首輪擊敗俄羅斯選手Alla Kudryavtseva,取得個人在大滿貫賽單打會內賽第一勝。
  近年來,台灣網球的人才輩出,有實力的選手不少。而近年來也可以看到新一代的選手不斷地創新紀錄,並且成績越來越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必定也能出現一位排名第一的世界球王球后,成為新一代的台灣之光。就讓我們準備好掌聲拭目以待吧!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運動專欄--撞球篇



泰山神童─吳珈慶
撞球運動的起源  維基百科記載,撞球運動的起源地目前尚無定論,有起源於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幾種不同的說法,起源時間則大致公認為十四、十五世紀之間。最初是一種在草地上進行的戶外運動,使用兩個圓形石頭,參與者使用一支靠在肩上的長曲棍,握住另一端去打擊圓石,令其滾動相碰的遊戲。直到後來歐洲大陸有人將其搬至室內,改在四面有框圍住的桌面上玩,參與者以曲棍打擊圓球,令球與球相撞而得分,並以此進行了最初的無袋式撞球比賽。
  撞球運動在各國都算是相當盛行的一項運動,不論是亞洲地區、歐美地區等各地都相當風行,對於「撞球」運動的稱呼也大不相同,中國大陸稱為台球、桌球,港澳、馬新又稱桌球,名稱雖不相同,但玩法與規則皆以比賽方式作為依據。自1998年起,撞球已成亞洲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從2005年起,撞球運動也已經成為世界運動會的競賽項目。

台灣獨有的撞球項目─235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235是台灣選手自己發明的一種玩法。利用花式撞球中的母球、一號球(黃色)以及三號球(紅色)和十一號球(紅色)。母球首先須觸碰到一顆黃色球及一顆紅色球,謂之得2分。之後再觸碰兩顆紅色球,謂之得3分。最後再觸碰全部的球(兩紅一黃),謂之得5分每完成一個2-3-5的循環,就得一分,之後再繼續下一個循環。235雖然並不是正式比賽的項目,但對於增進母球的細膩度有極大的幫助,因此許多職業選手也常以235做為練球的項目。

台灣撞壇三小龍─吳育綸、吳珈慶、柯秉逸  坐擁「撞壇三小龍」封號的吳育綸、吳珈慶、柯秉逸現齡都僅僅24歲,其中吳育綸、吳珈慶更都是出生於新北市,柯秉逸則是來自於宜蘭縣,三人的精湛球技堪稱是撞壇後起新秀。

三重小霸王─吳育綸
  吳育綸出生於1989年10月1日,為新北市三重人,小學二年級開始打撞球,由於他的母球控制很好,因此每次在比賽中的續盤能力很強,經常可以有相當精彩的連續清檯好表現,小學五年級開始,就在三重地區就很有名氣。或許因為來自單親家庭,吳育綸有經濟壓力,因為這樣的緣故,吳育綸長久以來比較專注在能賺獎金的比賽,從吳育綸常參加球館賽事或者打網子,卻不曾參加國際賽中就能窺出,因此傳出「打網子沒有一萬塊,不要找我」的經典名言,「三重小霸王」的稱號也因此得來。吳育綸的嶄露頭角從贏得2004年-2006年之世界青少年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開始,成為史上首位在世青賽三奪冠軍的選手,名氣與球技也因此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三重小霸王─吳育綸
泰山神童─吳珈慶  吳珈慶出生於1989年2月9日,為新北市泰山區人,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肄業,6歲時在舅舅開設的撞球館接觸撞球,9歲開始正式打球,從此展開吳珈慶的撞球生涯,吳珈慶的封號非浪得虛名,大賽中屢創佳績好評,數度成為比賽中的「第一人」。
  2005年拿下新加坡站亞軍及雅加達站季軍,同年7月10日以17比16逆轉打敗選手郭柏成,成為撞球史上最年輕(16歲又5個月)的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得主。2005年11月14日第二屆世界八號球錦標賽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辦,吳珈慶在決賽中以11:3擊敗荷蘭選手范登博格,再度奪冠,成為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年度獲得八號球及九號球雙料冠軍的撞球員。

泰山神童─吳珈慶  吳珈慶出生於1989年2月9日,為新北市泰山區人,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肄業,6歲時在舅舅開設的撞球館接觸撞球,9歲開始正式打球,從此展開吳珈慶的撞球生涯,吳珈慶的封號非浪得虛名,大賽中屢創佳績好評,數度成為比賽中的「第一人」。
  2005年拿下新加坡站亞軍及雅加達站季軍,同年7月10日以17比16逆轉打敗選手郭柏成,成為撞球史上最年輕(16歲又5個月)的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得主。2005年11月14日第二屆世界八號球錦標賽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辦,吳珈慶在決賽中以11:3擊敗荷蘭選手范登博格,再度奪冠,成為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年度獲得八號球及九號球雙料冠軍的撞球員。

撞球王子─柯秉逸  柯秉逸出生於1989年5月31日,為宜蘭縣羅東鎮人,父親柯志明是台灣乙組國家撞球選手,在羅東鎮成立一間撞球館,柯秉逸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在父親指導下學習撞球,就此開啟他對撞球的興趣。
  柯秉逸為撞壇三小龍中戰績最為豐富,從2004年全國中等學校撞球錦標賽國中男子個人組比賽中表現亮眼,一舉拿下冠軍殊榮,自此參加過無數大大小小的比賽,柯秉逸也是繼2005年「齊天大聖」王泓翔之後,史上第二位首度參加職撞大賽就拿下單站冠軍的超級新人;2007年11月底,拿下第十六屆世界青少年花式撞球錦標賽的冠軍,成為第六位在世青賽奪冠的台灣球員;12月又在年終職業撞球大賽獲得亞軍。